欢迎访问河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--传播文明官方网站~ 无障碍声明 | 邦邦听图客户端下载
传播文明您当前的位置为:首页>传播文明

漯河:“志愿红” “创文”中的亮丽风景线

来源:漯河晚报 发表时间:2017-09-29 浏览次数:2182

  善行漯河,志愿先行。头戴小红帽、身穿红马甲,他们或手握文明交通劝导的小旗,在路口配合交警疏导交通;或手持工具,在街头捡拾垃圾、规范停车,制止行人乱丢垃圾;或走进社区,帮助居民清理卫生,解决生活中的难题……无论是“创卫”还是“创文”,无论是街头还是广场,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,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,到处都有他们默默无闻的身影。他们用实际行动,引领风尚,感染他人,为漯河的精神文明建设甘当先锋队和引路人。他们就是只为奉献,不求回报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志愿者,被网友誉为漯河“志愿红”。 

  志愿活动助力漯河市“创文” 

  9月23日早上7点,来自漯河市一所驾校的10多名学员,早早来到市区长江路和井冈山路交叉口。他们身着红马甲,头戴小红帽,手持文明交通劝导小旗,分别站在各个路口进行文明劝导活动。 

  “您的电动车不能站在人行斑马线上,影响行人通过,请往后倒一下,停在等候区。”志愿者葛小兰看到有电动车违章停在斑马线后,连忙走上前去,和颜悦色地提醒骑车的大嫂说。然后,她帮助大嫂把电动车停在安全区域。 

  红灯亮起后,葛小兰看到有行人站在斑马线上等待通行,又走上前告诉他们为了自身安全,也为了道路顺利通行,提醒他们站在人行道上等红灯。 

  从早上7点至8点30分,葛小兰和其他志愿者一样,引导老人过马路,指挥行人、非机动车辆遵守交通规则,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乱穿马路、违反交通信号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,向过往行人宣传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。 

  像葛小兰这样的文明劝导志愿者,遍布漯河各个路口,温暖着千千万万的人…… 

  24日下午,虽然天空中不时飘落细细的秋雨,但在我市会展中心西支路,多位身着红马甲、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,仍然一手掂垃圾袋,一手拿着捡拾垃圾的工具,看到地上有烟头、果皮和塑料袋,就马上捡起来装进垃圾袋,然后倒进垃圾箱中。 

  在“创文”中一直坚守在路上的漯河市民政局志愿者寇志强,如今对泰山路至崂山路口的那段海河路再熟悉不过,闭上眼睛他就能“走上一遍”。他告诉记者:“我对那段路产生了深深的感情,路边的每家商铺都那么熟悉,有几根电线杆、几个垃圾桶都了如指掌。‘创文’中我捡拾了无数个烟头、垃圾,劝导了许多不按规矩停放的车辆,纠正了数个有错误的创文飞播字幕,抽查了商家对创文知识的掌握程度,对商家门前三包提出了要求,对卫生死角问题进行了反映协调。看着在自己的努力下,路面整洁了、车辆停放规范了、商铺门前三包情况好转了,真心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高兴!” 

  如今,活跃在市区大街小巷的志愿者,已经成为街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截至9月25日,漯河市网上注册的志愿者已达16.96万人,志愿服务队1100多支,“文明使者”志愿服务站210个、学雷锋志愿服务点39个、周末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7个、各类爱心粥、免费午餐12家。 

  “在街头巷尾,每天都活跃着不少志愿者服务团队,他们热爱公益事业,喜欢帮助别人,让志愿者服务实现了常态化运行。”漯河市“两城同创”指挥部志愿服务处处长孙海武说,志愿者们常年坚持活跃在公园广场、社区街道、楼院家庭、田间地头,使“崇文尚德 务本图强”的漯河精神和有困难找志愿者、有时间做志愿者的主流价值取向扎根百姓心田。 

  志愿服务提升市民素质 

  26日中午时分,在市区嵩山路与辽河路交叉口,记者观察到,经过“创文”的洗礼,许多司机经过路口时已经养成了礼让行人的良好文明习惯。 

  “现在行人过斑马线时,右转车辆礼让行人通过成了新常态!”市民轩老先生惊喜地告诉记者,以前一些汽车着急通过,与行人在斑马线上抢道,有的还摁喇叭催促行人,让人不胜其烦。“‘创文’就是好啊,大家文明礼让成了自觉行动,我遇到礼让行人的司机都会伸出大拇指给他点个赞!” 

  “以前开车过路口时确实没有让行人优先通过的习惯,‘创文’以来,在各个路口志愿者的劝导下,我们也开始有了礼让行人的意识。”司机常先生说,“特别是当我的车站在斑马线前等行人通过时,许多人还报以我赞许的目光和微笑,心里确实感觉挺温暖。感觉大家现在都知道为他人着想了,比以前文明多了!” 

  在市区黄山路市三院附近,记者看到,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把车停在路边后,主动捡起地面上的塑料袋和烟头,还有一段吹落在地上的树枝,放进不远处的垃圾箱内。这位年轻人对记者说:“我在单位也是一名志愿者,虽然现在没有穿志愿者服装,但我看到地上有垃圾了都会主动捡起来的。” 

  在黄山路南端的黄山小区,记者再次探访“创文”分包小区。记者看到,虽然这两天下雨志愿者没有来,但无论是小区道路,还是楼道,卫生保持得相当好,车辆停放也很有次序。尤为让记者感到惊喜的是,在13号楼东侧居民娱乐休闲一隅,这个平时烟头遍地、垃圾乱丢的小小娱乐场所,很少见到有纸屑和烟头、果皮。 

  小区居民陈老先生笑着说:“你们来志愿服务有效果啊,大家现在自觉得很,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,都扔到垃圾桶里了!”  

  听到这些,记者感到由衷的高兴,“创文”中志愿者坚持不懈为小区服务的汗水没有白流,文明的种子已生根发芽,小区居民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,正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从“要你改”已内化为自觉行动。 

  市民于曼告诉记者,当上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后,分管的路段上有个比较大的饭店,平时赶上有宴席,车辆乱停乱放,保安也无可奈何。她通过协调,在酒店门口规划了停车位,解决了酒店的难题。后来,酒店保安一见她过去就主动把凳子让给她歇脚。还有一个装饰公司,每天进出时装饰材料撒落一地,客户在门口闲聊烟头随意乱扔。身为志愿者的她每天都微笑着打扫干净,这样过了几天,这家公司主动管理起门口卫生,还招呼几位志愿者进屋喝水歇息。 

  “最让我感动的是,现在的志愿服务深入人心,连小孩子都知道。”于曼激动地对记者说:“我服务的路段每天有一个老太太接送幼儿园的孙女,有一次孩子看到我对她姥姥说‘妈妈也是志愿者,像阿姨一样穿着红马甲在路上做好事’。” 

  “创建文明城市,让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。可以说,现在人人都是志愿者,时时都是志愿者,随时随地弘扬着志愿服务精神。百姓从创文中有了获得感,提升了幸福感。”孙海武说。 

  为志愿者唱支赞歌 

  在“创文”过程中,人们认同了“小红帽”,志愿者成了城市中最美的人。近日,在漯河市的微博和朋友圈中,就流传着一首赞美志愿者很“接地气儿”的诗,引发许多人分享转载。 

  这首诗的名字是《我是一名志愿者》,诗中有两段这样写道:我是一名志愿者,请不要问我姓什么,就像山间一滴水,也能汇成浩浩地沙澧河……我是一名志愿者,在窗口,一个微笑温暖了顾客;在社区,一声问候甜蜜了大娘的心窝;在街道,一顶小红帽把文明传播。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,双脚踏遍了城区的高楼院所,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我用行动来述说…… 

  许多网友表示,这首诗用朴实的言语,真实地反映了该市志愿者的善举,抒发了大家的心声,引发大家共鸣。 

  “从‘创卫’到‘创文’,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牺牲休息时间,放弃与家人的团聚,义务奉献在街头、小区场馆等,让我很受感动和鼓舞,萌发了我为他们写诗歌颂的冲动。”26日下午,记者见到了诗歌的作者、漯河市“两城同创”指挥部督导六处处长赵建国。 

  赵建国认为,从“创卫”到“创文”,志愿者发挥了先锋引领作用,把志愿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,文明的触角深入到基层的角角落落,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,温暖了一座城市。通过“创文”,也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,用文明塑造了城市的灵魂,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,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,充分体现了创建为民、创建惠民的宗旨。 

  赵建国动情地说:“我是喝着澧河水长大的,感觉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。特别是‘创文’中,看着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干净,越来越文明,越来越和谐,让我在累中并感动着。我把我的感情融入到文字中,为最普通的志愿者唱一首最美的赞歌!” 

  我们不但要为志愿者唱赞歌,也要让“好人有好报”。记者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漯河市已出台《漯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实施办法》,除加强志愿者培训、注册等制度建设外,还将对优秀志愿者进行嘉奖,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和回馈制度,进一步推进该市志愿服务制度化、常态化,完善全市志愿服务保障体系,增强志愿服务的社会尊重和认同,促进形成“有时间做志愿者,有困难找志愿者”的良好社会风尚。(漯河晚报 齐放) 


传播文明

咨询服务热线

听力语言康复:
0371-60856183/60856187
智力(孤独症)康复:
0371-63287882/63287932
肢体(脑瘫)康复:
0371-63287911
二代残疾人证查询 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 后台管理入口
——河南省残联移动端服务——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微信

  • 与爱共行微信

    与爱共行微信